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山特·松正!

最好的产品

保证产品质量

良好的技术支持

企业实力雄厚

健全的售后服务

全力跟随客户需求

全国咨询热线

13518650389

山特·松正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细数2020年国家科技创新、超级工程……

发布时间:2023-04-23 08:31:54  浏览量:134

2020年,

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21世纪迎来“20年代”,

今天,为您送上2020终极剧透!

科技创新、超级工程……

全程高能,请系好安全带。

2020年,我国将实施探月工程三期,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的总体规划目标。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构成,发射后经地月转移轨道被月球引力捕获,转入环月轨道,分成轨返组合体和着陆上升组合体。着陆上升组合体负责月面着陆并完成采样;轨返组合体在上升器升空后与其交会对接,参与样品转移,携带返回器完成月地转移;返回器在预定高度与轨道器分离,再入地球大气层并着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我国将实施火星探测任务,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着陆和巡视探测。

“火星冲日”大约每隔26个月发生一次,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0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

中国火星探测器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着陆巡视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减速,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巡视器(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此前,我国通过持续两年的超高密度发射,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核心星座部署。6月前,将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全面建成后,将为用户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多元化服务,作为我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

中国将于2020年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京雄高铁服务“千年大计”

2020年,京雄高铁将正式通车运营。该线路全长92.78公里,是连接北京市区、北京新机场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是描绘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宏伟蓝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其中备受瞩目的新建雄安站距离雄安新区起步区20公里,采用水滴状椭圆造型,椭圆形屋盖轮廓如清泉源头,契合雄安水文化,是京港台高铁、京雄城际、津雄城际三条线路汇聚之处,可使雄安新区有效融入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对提高雄安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平潭公铁两用大桥遥望宝岛台湾

2020年,世界在建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将正式投用。该大桥位于公认的“建桥禁区”,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成后将作为京台高速的咽喉部分,实现火车直达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岛,成为通往台湾远景规划的重要通道,对推进两岸基础设施联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银西高铁将使宁夏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

2020年,银西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银西高铁全长约61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包(银)海通道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使宁夏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一举打通联系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大能力便捷通道,对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西北地区路网布局、促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G网络将覆盖所有地级市

2019年,中国正式启动5G商用,三大电信运营商等电信企业通过不懈努力,让人们对于5G时代的生活充满期待。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9亿部,占总出货量14亿部的14%,同比增长1.5%。

无人驾驶、AR演唱会、服务机器人……5G,不只是比4G多1G。伴随着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更多人将享受到5G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的上网体验,见证一系列产业的变革。

去冬奥,更方便!

2022冬奥会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项目,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首都体育馆北侧,总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拥有两块国际赛事标准冰场的场馆,该场馆将承担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多个项目的训练、竞赛及管理工作。目前已进入内部冰场建设阶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工程,位于延庆区延庆镇百眼泉村,建设用地面积5.75公顷,总建筑面积120077平米,地下建筑面积38484平米,地上建筑面积81593平米。工程于2019年10月29日开工,计划2021年6月30日交付使用,建成后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服务保障,同时满足高铁与S2线到发、车辆接驳,有效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2020年,

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不论如何剧透,

2020年都将惊喜连连!

推荐资讯